文法学院英语教研室组织观看第六届全国高等学校外语教育改革与发展高端论坛系列报道(一):论坛概览及教师学习心得

发布时间:2022-03-21 14:27:14

       3月19-20日,第六届全国高等学校外语教育改革与发展高端论坛于在北京及线上同步举行,论坛主题为“理解中国、沟通世界”。教育部领导、教指委专家及高等外语教育百余位专家学者共聚北京,全国外语教育同仁通过直播线上参会,我院英语专业教研室也组织教师集体观看,共探新时期外语教育高质量创新发展之路,共谋百年变局下高等外语教育铸魂育人新格局。
       会议伊始,中宣部国际传播局陈雪亮副局长作了题为“培养优秀翻译人才,助力沟通中国与世界”的发言。他指出,中国高等教育迈入新阶段,外语教育也应积极应变、主动求变,扎实推进三进教育,培养高质量的翻译人才,推动中国与世界的联通。而后,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武世兴副司长也提出“深化新文科建设”的号召,中国原驻英国大使查培新亦对外语院校的人才培养和外语教师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外,北京外国语大学王定华教授、武汉理工大学杨宗凯教授、湖南师范大学蒋洪新教授、浙江大学何莲珍教授、天津外国语大学陈法春教授、BOSS直聘常濛分别做主旨发言,从中国高校参加全球治理的能力、教育教学创新、乡村振兴策略下的外语担当、大学外语课程思政、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复合型国际化人才等角度为外语发展举旗定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常小玲副总编辑作大会总结致辞并发布2022年“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定题演讲题目:China’s Wisdom for the World。

 
 
        3月20日下午,两场英语专业类论坛分别聚焦新文科背景下的外语学科发展和国际传播人才培养与教学创新,英语专业教研室教师积极收看各专题讲座,这里节选几位教师的观看心得。

 
       卢欣:朱刚教授从本校新文科建设项目“政产学研协同育人--外语专业小语种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出发,提出探索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模式,应以区域研究与国别为抓手,尝试外语专业的教育内容与教学模式的改革;以外语专业为基础,适当融入信息、舆情、历史、民族、国情等内容;在真实的任务背景之下,探索“新文科”建设和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新途径,这给我校英语专业提供了新的建设思路和发展方向。
       林启磊:王欣教授首先提出了“高素质外语人才”和“复合型外语人才”的要求,并从育人目标、课程设置和育人途径多样化三个方面提出有创拔尖人才培养路径。具体包括创建博雅书院、优创基地的建设,设定Gide的课程优化模式(引领Gide、浸润Immersion、深化Deepening、拓展Exploration),引入双导师制等,不断实践“一体双翼、三向协同”的外语类专业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
       张芬:毕凤珊教授首先提出目前的研究热点——“国际传播能力和人才”,建议教师可以在论文和课题中关注这个方向。其次,就如何做到“既不仰视、又不俯视”、如何培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声音”的英语人才等话题从该校的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中外学术交流的实践探索方面展开论述。最后,毕教授总结了“提高英语专业学生国际传播能力、提升专业的内涵建设”的几点建议。
       谭淑芳:张旭教授主要讨论讨论多语种翻译人才培养问题,提出广西民族大学以显“民族性、区域性、国际性”为办学特色,在打好学生厚实的外语语言基础和多语转换能力的基础上,重点培养能服务对接东盟工作,能胜任旅游、商务等跨文化领域翻译工作的多语种国际化语言服务人才。其次,还主要通过设立国际学部,讨论了如何形成“思政教育 + 课程创新+实践强化+师资优化+平台推动”五位一体培养模式,以建设多语种翻译队伍的理念与实践。

电联:0591-83609950/83908771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永泰葛岭学院路1号 邮编:350715
版权所有©福州工商学院文法学院